公益大咖齊聚一堂 共話鄉村公益發展——天朗“鄉遇公益”品牌首次亮相
2021年06月25日8867瀏覽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為更好地匯聚公益力量,探討鄉村公益發展的創新路徑。
6月25日,晴朗公社在長安唐村舉行鄉遇公益下午茶主題交流活動。來自陜西多家公益組織的負責人、知名公益人及晴朗公社媒體代表約30人共聚一堂,探討古村落修復,鄉村文化傳承,共話鄉村公益發展。
這也是天朗“鄉遇公益”品牌的首次發聲,獲得了公益圈同仁的關注和點贊。
陜西省慈善協會《善天下》雜志社社長張金菊、副社長王友菊,省慈善協會志愿者總隊常務理事、愛心大姐志愿者團隊隊長、全國公益形象大使邱華,省慈善協會理事、守望大山彩虹公益基金發起人張新斌,子長市工商聯副主席沈寧寧,中華工商時報陜西站站長劉可,西安市光彩公益慈善中心副理事長馬海騰,陜西純山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和夏妮,純山公益事業促進中心理事長廖瑾,知名媒體人、大愛清塵公益基金資深志愿者胡國慶,大愛清塵公益基金陜西工作區顧問張永虎,指間花手工藝農民專業合作社品牌創始人王芳應邀出席活動,并先后做交流發言。
天朗集團副總裁周崗為活動致歡迎辭,他表示:長安唐村項目是天朗集團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打造的鄉村連片區綜合治理與產業發展區。對都市人而言,唐村是山水悅心田園入夢,讓身心得以休憩的浮生閑適;對在地數萬村民而言,唐村是家門口的安居樂業,是攜手共建的美好生活;對扎根西安20年的天朗而言,唐村是我們的對這座城市的熱愛和答卷。
近年來,天朗在終南山下的大西安布局了多個城鄉區域及系列產業鎮,公益方面將圍繞“文化保護”、“環境治理”、“產業幫扶”等板塊進行創新探索,我們希望攜手更多的朋友,為鄉村事業賦予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長久生命力。
活動現場,詩唐花朝民宿主理人姚華以《特色民宿點亮美麗鄉村》為主題,介紹了長安唐村民宿產業落位及運營情況,集團品牌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鄉遇公益品牌基本理念、未來發展,以及長安唐村在古村落修復、文化保護、生態修復方面所開展的工作與創新思路。
公益是每個人內心善良的底色。多年來致力于鄉村發展的公益人——省慈善協會理事、守望大山彩虹公益基金發起人張新斌、指間花手工藝農民專業合作社創始人王芳分別分享了他們做公益的故事,現場嘉賓不禁為他們的善舉與堅持鼓掌。
主題交流環節,大家有的分享從事公益事業的感悟,有的對天朗鄉村公益事業的發展提出建議和想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增進交流,共話公益互助的機遇與空間。
大咖說公益
陜西省慈善協會《善天下》雜志社社長張金菊:作為媒體人,更多的是肩負傳播鄉村公益的使命,分享公益理念,宣傳企業家和企業的公益善舉,影響和號召更多人積極的參與進來。
愛心大姐邱華:“公益不分年齡,不分大小,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小公益帶動大公益,一個人鏈接一群人,從愛出發,代代相傳。”
大愛清塵公益基金資深志愿者胡國慶:“從農業出發,深挖文化,復興傳統村落,帶動旅游業的發展,既能讓城市人留住鄉愁,又能讓農民過上更好地生活,天朗在鄉村公益的探索中形成了一條可持續性發展的路徑,希望有志同仁更多的攜手同行。”
大愛清塵公益基金陜西工作區顧問張永虎:“公益的路雖然很長,但將每個愛心匯聚在一起,就可以傳承下去。孩子是每個家庭的未來,公益需要更多地關注下一代。”
子長市工商聯副主席沈寧寧:“服務好民營企業的發展是我們最大的使命,我們也應更多地關注企業里的特殊工種、特殊崗位,為每個人、每個家庭的健康生活提供保障。”
中華工商時報陜西站站長、西安市光彩公益慈善中心劉可:“從源頭開始,聯動企業家及商會,西安市光彩公益慈善中心將依托工商聯平臺,讓更多的公益發生,希望與大家同心同行。”
陜西純山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和夏妮:“作為組織,作為企業,想要公益可持續性發展必須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實行的方法以及要達到的目標。”
作為西安本土成長的民營企業,天朗成立20年來,履行社會責任,創新公益之路一直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一環。2021年是天朗第四次創業的開局之年,在對以往公益實踐的總結之上,天朗「鄉遇公益」品牌應運而生。
以“鄉遇美好生活”為口號,通過與企業發展戰略相融合、與項目開發進程相融合、與項目長線運營相融合,鄉遇公益將以人為本,關注鄉村原始風貌、關注鄉村文化傳承、關注青山綠水保護,以公益之力,讓鄉村更宜居,行公益之舉,讓生活更美好。